傷弓之鳥
【成語】:傷弓之鳥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示例】:敗了的,似~。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
【近義詞】:驚弓之鳥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同“驚弓之鳥”
【英文】:the bird that has been injured by the bow
【成語故事】:從前精通射箭的更贏和魏王談論箭術,剛好一隻大雁由東向西飛過,更贏拉弓便射,可惜虛發一箭,誰知大雁應聲落地。魏王不解,更贏說:“這隻受傷的大雁離了群,飛得低,聽到弓弦響,嚇得不知道怎麽辦,一用力傷口破裂而掉地。”
受過箭傷的鳥。比喻經過禍患、心有餘悸的人。典出《戰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
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
《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著頭,隻顧走。”
趙本夫《賣驢》:“此時,孫三老漢猶如‘傷弓之鳥,落於虛發’,經不得一點風吹草動了!”
阅读:216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