姦邪

ok8.org > 詞典 > 姦邪

(姦邪,奸邪)

亦作“奸邪”。

1.指奸邪的事或人。

《管子·形解》:“故姦邪日多,而人主愈蔽。”

《墨子·》:“是以其民寒至,故姦邪。”

《大戴·盛德》:“凡民之奸邪、、法、妄行者,生不足。”

《史·循吏列》:“叔敖者,楚之士也……三月楚相,施教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禁止,吏姦邪,不起。”

明何良俊《四友·史二》:“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之地故也。”

清炎武《中·郡吏用士人》:“二千石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所辟大概,多取管士之有才能操守者,必如是,乃能知之奸邪,黔庶之休戚。”

2.奸邪。

宋《司公神道碑》:“至姦邪小人,其害己仇而疾之者,莫不歛衽色,咨嗟太息或至流涕也。”

《警世通言·拗相公恨半山堂》:“惟李承之安石眼多白,是奸邪之相,他日必天下。”

阅读:1505

●姦邪(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