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
枕字的筆畫:8畫;
I
zhěn
ㄓㄣˇ
〔《廣韻》章荏切,上寢,章。〕
1.枕頭。
《詩·陳風·澤陂》:“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漢書·揚雄傳下》:“故世亂,則聖哲馳騖而不足;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餘。”
唐白居易《長恨歌》:“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鉤迤邐開。”
《封神演義》第三十回:“掌兵權,一點丹心,助國家,未敢安枕。”
2.引申為覺,睡眠。
宋蘇軾《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遊所見輒作數句明日集之為詩故詞無倫次》詩:“三杯卯酒人徑醉,一枕春睡日亭午。”
清魏源《客懷八首柬龔定盦舍人》之一:“一年春一度,一夜夢一枕。”
毛澤東《清平樂·蔣桂戰爭》詞:“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
3.枕骨。腦後橫骨。
《素問·骨空論》:“頭橫骨為枕。”
張仲景註:“腦後橫骨為枕骨。”
4.魚頭骨名。
《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
郭璞註:“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
5.車箱底部前後橫木。
《周禮·考工記總序》“車軫四尺”鄭玄註:“軫,輿後橫木。”
唐賈公彥疏:“雲軫輿後橫木者,即今之車枕一也。”
II
zhěn
ㄓㄣˇ
〔《廣韻》之任切,去沁,章。〕
1.以頭枕物。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門啟而入,枕屍股而哭。”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紅樓夢》第四一回:“我們成日家和樹林子做街坊,困了枕著他睡,乏了靠著他坐,荒年間餓了還吃他。”
葉聖陶《隔膜·小病》:“頭枕著右臂。”
2.臥,睡。
唐薛能《陳州刺史寄鶴》詩:“春飛見境乘桴切,夜唳聞時醉枕醒。”
宋歐陽修《松門》詩:“亂石驚灘喧醉枕,淺沙明月入船窗。”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細侯》:“其聲價頗高,自顧不能適願,歸齋冥想,終宵不枕。”
3.臨;靠近。
《漢書·嚴助傳》:“會稽東接於海,南近諸越,北枕大江。”
顏師古註:“枕,臨也。”
唐杜甫《滕王亭子》詩之一:“君王臺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
茅盾《陀螺》:“那邊枕著一泓流水的大柳樹下的綠茵,是五小姐天天來讀書的老座位。”
III
chén
ㄔㄣˊ
〔《廣韻》直深切,平侵,澄。〕
1.木名。即釣樟,又名烏樟。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六·釣樟》:“相如賦雲:楩、楠、豫、章。
顏師古註雲: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別。觀此,則豫即《別錄》所謂釣樟者也。根似烏藥香,故又名烏樟。”
2.通“沈”。深。
《易·坎》:“來之坎,坎險且枕,入於坎,窞,勿用。”
高亨註:“枕,借為‘沈’,深也。”
阅读:172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