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颩

颩字的筆畫:12畫;

I

diū

ㄉ〡ㄡ

1.甩打;揮擊。

元馬致遠《耍孩兒·借馬》套曲:“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颩著馬眼,休教鞭擦損毛衣。”

《全元散曲·柳營曲·晉王出寨》:“漚麻坑鬥摸泥鰍,見棠梨棒打鞕颩。”

元王和卿《撥不斷·綠毛龜》曲:“賣卦的先生把你脊骨颩。”

2.拋,擲。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不念《法華經》,不禮‘梁皇懺’,颩了僧伽帽,袒下我這偏衫。”

元汪元亨《折桂令·歸隱》曲:“扁擔挑折,葫蘆摔碎,布袋颩開。”

明湯顯祖《南柯記·謾遣》:“[小生:]衣衫破落帽兒颩,狐臭。”

3.猶抽搐,聳動。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摺:“俺那娘颩著一個冷鼻凹,百般兒沒事狠。”

明湯顯祖《牡丹亭·仆偵》:“[那鳥官]大鼻子一颩,說道:‘這小子真個夾出腦漿來了。’”

4.發出。

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三摺:“見沒處發付咱,便颩一聲宣喚你。”

5.瞟視,斜視。

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喝破子把腔兒莽誕,打訛的將納老胡颩。”

II

biāo

ㄅ〡ㄠ

〔《字彙補》巴收切〕

1.砍下;擊斷。

《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別三娘太原投事》:“李洪義到此恨心不捨,待一棒攔腰颩做兩截。”

元曾瑞《哨遍·羊訴冤》套曲:“先許下神鬼颩了前膊,再請下相知揣了後腿。”

2.量詞。用於軍隊人馬。

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一颩》:“虜中謂一聚馬為颩,或三百疋、五百疋。”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摺:“不許當不許攔,一颩軍沒揣的撞入長安。”

元睢景臣《哨遍·高祖還鄉》套曲:“見一颩人馬到莊門,匹頭裏幾面旗舒。”

3.見“颩颩”。

阅读:1074

●颩(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