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姦

姦字的筆畫:9畫;

(姦,奸)

I

jiān

ㄐ〡ㄢ

〔《廣韻》古顏切,平刪,見。〕

亦作“奸”。

1.奸邪;罪惡。

《書·堯典》:“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姦。”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棄德崇姦,禍之大者也。”

《漢書·趙廣漢傳》:“郡中盜賊,閭裏輕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請求銖兩之姦,皆知之。”

宋葉適《福建運使直顯謨閣少卿趙公墓誌銘》:“大胥結臺省吏,弄權自恣,公列其姦,械送府。”

2.指外亂。

《左傳·成公十七年》:“臣聞亂在外為姦。”

《國語·晉語六》:“亂在內為宄,在外為姦。”一說指內亂。

3.歹徒;惡人。

《左傳·昭公九年》:“先王居檮杌於四裔,以禦螭魅,故允姓之姦,居於瓜州。”

漢桓寬《鹽鐵論·刑德》:“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姦也。”

《新唐書·忠義傳序》:“姦鈇逆鼎,搏人而肆其毒,然殺一義士,則四方解情。”

4.指兇惡之物。

《楚辭·招魂》:“天地四方,多賊姦些。”

朱熹集註:“賊,害也;姦,惡也。即上所言虎豹之等也。”

5.奸淫;私通。

《左傳·莊公二年》:“夫人姜氏會齊侯於禚,書姦也。”

《孔叢子·陳士義》:“或曰李由母姦,不知其父,不足貴也。”

《漢書·夏侯嬰傳》:“傳至曾孫頗,尚平陽公主,坐與父禦婢奸,自殺,國除。”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羅祖》:“官疑其因奸致殺,益械李及妻。”

6.盜竊。

《左傳·文公十八年》:“竊賄為盜,竊器為姦。”

孔穎達疏:“盜人器用,謂之為姦。”

《淮南子·氾論訓》:“越城郭,踰險塞,姦符節,盜管金,篡弒矯誣,非人之性也。”

高誘註:“姦,私;亦盜也。”

7.偽;虛假。

《逸周書·常訓》:“遂偽曰姦。”

《左傳·僖公七年》:“君以禮與信屬諸侯,而以姦終之,無乃不可乎?”唐韓愈《唐故河東節度觀察使滎陽鄭公神道碑文》:“﹝鄭儋﹞拜京兆高陵尉,考府之進士,能第上下,以實不姦。”

8.指偽造、仿製。

漢王充《論衡·對作》:“孔子徑庭麗級,被棺斂者不省;劉子政上薄葬,奉送藏者不約;光武皇帝草車茅馬,為明器者不姦。何世書俗言不載,信死之語汶濁之也!”

9.狡黠;刁滑。

唐王建《宮詞》之七六:“鸚鵡誰教轉舌關,內人手裏養來姦。語多更覺承恩澤,數對君王憶隴山。”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別人且當不起,巫娘子是吃醋也酸的人……如何當得?真是由你奸似鬼,喫了老娘洗腳水。”秧歌劇《大家好》:“我是說醜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參見“姦民”。

10.歹,壞。

清秋瑾《精衛石》第五回:“並未見彼子人何若,學問行為好與奸。”

11.出賣國家、民族和集團利益的人。如:漢奸;內奸。

II

gān

ㄍㄢ

同“奸”。

阅读:1167

●姦(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