憊
簡體憊字的筆畫:12畫;繁體憊字筆畫:16畫。
(憊,憊)
bèi
ㄅㄟˋ
〔《廣韻》蒲拜切,去怪,並。〕
1.疲乏;困頓。
《易·既濟》:“《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陸德明釋文引陸績曰:“憊,困劣也。”
《漢書·樊噲傳》:“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顏師古註:“憊,力極也。”
宋楊萬裏《歲暮病起遣悶》詩:“力憊誌猶在,床頭葺湛盧。”
清龔自珍《明良論三》:“夫自三十進身,以至於為宰輔,為一品大臣,其齒髮固已老矣,精神固已憊矣。”
2.衰竭;危殆。
《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新唐書·劉晏傳》:“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憊。”
3.劣;壞。
明王永積《兵部為楚事潰裂已極等事》:“以至貪至憊至頑至無恥之宋一鶴節鉞其地,當事者明知其不可用而不肯為皇上明告之。”徐珂《清稗類鈔·藝術·顧野漁以憊紙作畫》:“故其畫狂放不矩,多以憊紙作之。”
阅读:1281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