贔屭

ok8.org > 詞典 > 贔屭

(贔屭,赑屃)

1.壯猛有力貌。

《文選·張衡<西京賦>》:“巨靈贔屭,高掌遠蹠。”

薛綜註:“贔屭,作力之貌也。”

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贔屭。”

清魏源《貴溪象山龍虎山諸詩》:“唅呀怒以尊,贔屭斧而斷。”

2.指作氣用力之貌。

宋王安石《同王浚賢良賦龜》:“北歸與俱度大庾,兩夫贔屭苦不勝。”

3.凝重貌;強勁貌。

唐盧仝《月蝕詩》:“森森萬木夜殭立,寒氣贔屭頑無風。”

宋司馬光《景仁召飲東園呈彥升次道君錫才元子容》詩:“去冬辱嘉招,寒風方贔屭。”

明沈夢麟《余中》詩:“大江繞長淮,殺氣寒贔屭。”

4.大而重貌。

宋司馬光《送齊學士知荊南》詩:“旗旆逶迤蟠夢澤,樓舡贔屭壓江濤。”

清高士奇《金鰲退食筆記》卷上:“四圍皆石,贔屭齦齶,蘚封蔓絡,佳木異草,上偃旁綴,樛葛薈翳。”

5.蠵龜的別名。舊時石碑下的石座相沿雕作贔屭狀,即取其力大能負重之義。

唐元稹《野節鞭》詩:“緊紉野節鞭,本用鞭贔屭。”

明焦竑《玉堂叢語·文學》:“一曰贔屭,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

清錢謙益《韓蘄王墓碑記》:“豐碑巋然,贔屭屈盤。”

秦牧《逛東陵》:“馱著‘神道碑’的那隻大龜有一個高雅的名稱:叫做‘贔屭’。”

6.用來代指石碑。

《紅樓夢》第七六回:“贔屭朝光透,罘罳曉露屯。”

清田雯《碧嶢書院歌吊楊升庵先生》:“潮州儋耳同一轍,祠廟贔屭摩青蒼。”

7.負載。

清王夫之《始春試筆》詩之三:“方輿誰贔屭,蜃閣自風濤。”

8.引申為擔負重任。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宣公二年》:“夫穿本盾弟,亦本盾黨,秦晉之戰,皆二人相為贔屭。”

阅读:1576

●贔屭(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