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掛

簡體掛字的筆畫:9畫;繁體掛字筆畫:11畫。

(參見掛)

guà

ㄍㄨㄚˋ

〔《廣韻》古賣切,去卦,見。〕

同“掛”。“絓”的被通假字。

1.劃分;界畫。

《說文·手部》:“掛,畫也。”

段玉裁註:“《易·繫辭傳》:‘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畫者,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

陸德明雲:‘掛,別也。後人乃雲懸掛,俗製掛字耳。’”張舜徽約註:“掛之言界也,謂界畫也。方罫之罫,許書無其字,古止作掛也。今稱紙上作橫直界畫曰格,格即掛之語轉。

《釋名·釋書契》訓畫為掛,此乃古義……以懸掛義釋掛,非許意也。”

2.謀取。

《莊子·漁父》:“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謂之叨。”

章炳麟解故:“《說文》:‘掛,畫也。’畫,引伸為謀畫……掛功名者,圖功名也,規畫功名也。”

宋王安石《清涼寺送王彥魯》詩:“莫將漱流齒,欲掛功名事。”

3.上色,塗抹。

《釋名·釋書契》:“畫,掛也。以五色物掛物上也。”

4.陶瓷土坯塗抹釉彩,稱掛釉。亦指染色。

崔璇《一條褲子》:“凡是掛顏色的,我就補成七角呀,菱角呀,菊花瓣呀,總比紅一塊綠一塊的要好。”

5.謂神態露於臉。

老舍《趙子曰》第十八:“趙子曰看武端掛了氣,不好再說話了。”

峻青《濰河上的春天》:“為著什麽事情難受了,眼圈裏就含著淚水,臉上掛著陰雲,使得我們大家都悶悶不樂。”

6.指捎帶著看。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四章:“拿眼角掛了她一眼,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

7.懸掛;下垂。

《楚辭·招魂》:“砥室翠翹,掛曲瓊些。”

王逸註;“掛,懸也。”

《後漢書·崔駰傳》:“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

晉木華《海賦》:“維長綃,掛帆席。”

宋朱彧《萍洲可談》卷一:“掛畫於廳事,標所獻人名銜於其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板壁上掛著一個帖袋,插著一個紫花印的文書殼子。”

茅盾《子夜》十七:“他看見蓀甫那獰厲的眼光射在他身上,於是手就掛下去了。”

8.引申為披掛,穿。

唐張固《幽閑鼓吹》:“此乃末策,朕已行之。初擢其小者,自黃至綠至緋,皆感恩。若紫衣掛身,即一片矣。”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沿襲》:“有寫真絹本,巢題詩其上雲:‘猶憶當年草上飛,鐵衣脫盡掛僧衣。’”

9.掛在嘴上。猶言提到、說到。

唐韓愈《與華州李尚書書》:“接過客俗子,絕口不掛時事,務為崇深,以拒止嫉妒之口。”

楊朔《“閱微草堂”的真面目》:“別看紀曉嵐的嘴巴上凈掛著四維八德,自認是正派的人物,實際上卻是個媚外欺內的奴才漢奸。”

10.記;列名;登記。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策),雖身分蜀境,首懸吳闕,猶生之年也。”

宋嶽飛《奉詔移偽齊檄》:“掛今日之逆黨,連千載之惡名。”

鄭觀應《盛世危言·禁煙上》:“一掛煙籍,即不得儕伍平民。”

11.牽念。

前蜀李珣《漁歌子》詞:“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宋王安石《杭州修廣師法喜堂》詩:“師心以此不掛物,一堂收身自有餘。”

《楊家將》第六回:“陛下不必掛他,隻保重前進可也。”

12.礙,阻礙。

《孫子·地形》:“地有通者,有掛者……可以往,難以返,曰掛。”

杜牧註:“掛者,險阻之地,與敵共有,犬牙相錯,動有掛礙也。”

《穀梁傳·昭公八年》“禦轚者不得入”晉範寧註:“轚掛則不得入門。”

陸德明釋文:“掛,礙也。”

南朝宋鮑照《蕪城賦》:“當昔全盛之時,車掛槥,人駕肩。”

《陳書·皇後傳·後主張貴妃傳論》:“而後宮之家,不遵法度,有掛於理者,但求哀於貴妃。”

13.擱置。

唐王維《酬賀四贈葛巾之作》詩:“早朝方暫掛,晚沐更來簪。”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像這樣掛起來,幾時才得回去?”康濯《重新學習的誓言》:“對於像我這樣普通的文藝工作者也不放過……長期掛在一邊。”

14.指把電話耳機放回機上,使電路斷開。如:請把電話掛上。

15.觸犯。

三國魏曹植《責躬》詩:“舉掛時網,動亂經國。”

宋王安石《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銘》:“更十三官,而不一掛於法。”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青樓金蕊仙以事掛法。”

16.網羅。

《文選·張衡〈西京賦〉》:“掛白鵠,聯飛龍。”

李周翰註:“掛、聯,皆罥也。”

唐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掛龍虎。”

宋王安石《寄慎伯筠》詩:“世網掛士如蛛絲,大不及取小綴之。”

17.絆;結。

漢嚴忌《哀時命》:“衣攝葉以儲與兮,左袪掛於榑桑。”

《漢書·嚴安傳》:“秦禍北構於胡,南掛於越。”

王念孫《讀書雜誌·漢書十一》:“掛,讀為絓。絓,結也,言禍結於越也。”

唐張說《行從方秀川與劉評事文同宿》詩:“寰中病羈掛,方外嫌縱誕。”

18.今亦謂鉤,勾引。

華山《山中海路》:“衣服都被荊棘巖角掛個稀爛。”

曹禺《日出》第三幕:“娘兒們不擦個粉,不抹個脂……你想,你怎麽能掛得上客?”

19.聯繫。

魏巍《東方》第二部第八章:“他覺得‘經驗’、‘體會’這些高級的字眼,都是幹部們做了什麽大工作,做總結報告的時候才使用的,仿佛和自己掛不到一起似的。”

20.指交換機接通電話或打電話等。

蕭軍《羊·職業》:“他的朋友要是非住在這裏不可,講不了我就得掛電話,叫他們分所來個人檢查過了再說。”

21.量詞。多用於成套或成串的東西。

《紅樓夢》第十七回:“簾子二百掛,昨日俱得了。”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橋東錄》:“燈二十有六掛。”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又買了一掛朝珠。”

22.量詞。用於車子。猶輛。

《老殘遊記》第四回:“﹝吳氏﹞選了一掛雙套飛車,趕進城去。”

茹誌鵑《剪輯錯了的故事》:“他走出梨園,就看見村道上一溜停著四掛大車,裝滿了糧食。”

簡體掛字的筆畫:9畫;繁體掛字筆畫:11畫。

(掛,掛)

guà

ㄍㄨㄚˋ

亦作“掛”。“絓”的被通假字。

阅读:3373

●掛(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