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善

ok8.org > 詞典 > 獨善

(獨善,獨善)

1.謂獨自為善守法。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不聞有民亂而有獨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舊唐書·李晟傳》:“懷光軍輒虜驅牛馬,百姓苦之;晟軍無所犯。

懷光軍惡其獨善,乃分所獲與之,晟軍不敢受。”

2.特別好;最優良。

唐皎然《詩式·詩有六迷》:“以錯用意而為獨善;以詭怪而為新奇。”

清劉獻廷《筒車》詩序:“水利關民生最鉅,行水高原,假器為利,五方殊制,而湖南之筒車為獨善矣。”

3.猶言特別專精。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後序》:“崇文館學士張嘉會獨善此書,而無註義。”

4.“獨善其身”之略語。

《晉書·隱逸傳·張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獨善之美有餘,兼濟之功未也。”

《周禮·於謹傳》:“﹝謹﹞功名既立……乃上所乘駿馬及所著鎧甲等。

太祖識其意,乃曰:‘今巨猾未平,公豈得便爾獨善。’”唐李白《贈韋秘書》詩:“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這自然之中,在這獨善的大道之中,高唱著人性的凱旋之歌,表示歡迎。”參見“獨善其身”。

阅读:1216

●獨善(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