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鋸木斷

ok8.org > 成語大全 > 繩鋸木斷

【成語】:繩鋸木斷

【拼音】:shéng jù mù duàn

【解釋】: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隻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示例】:諺曰:‘~,水滴石穿。’夫繩非木之鋸,水非石之鉆也,蓋積漸使然耳。 ★明·朱舜水《與奧村德輝書八首》

【近義詞】:持之以恒、鍥而不舍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語法】:作賓語、分句;指堅持會勝

【英文】:perseverance will prevail

【成語故事】:宋朝崇陽縣令張乖崖為官清廉,鐵面無私。一次見縣衙管理鐵庫的庫吏從錢庫裏偷了一文錢張乖崖認為數量雖小但性質嚴重必須嚴懲。該官吏不服張乖崖判他死刑並在判決書上寫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繩鋸木斷,繩鋸木斷)

《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後遂用“繩鋸木斷”比喻力量雖小,日久為之,也能做成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傍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

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自杖劍,下階斬其首。”

阅读:2171

●繩鋸木斷(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