褊
褊字的筆畫:14畫;
I
bi·n
ㄅ〡ㄢˇ
〔《廣韻》方緬切,上獮,幫。〕
1.衣服狹小。
漢王充《論衡·自紀》:“夫形大,衣不得褊。”
《說文·衣部》:“褊,衣小也。”
段玉裁註:“引伸為凡小之偁。”
2.狹小,不寬廣。
金元好問《續夷堅誌·驢腹異物》:“剖之,大腹內得物,非鐵非石,形如栝樓而褊,色深褐,其堅若鐵石。”
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封泰山論》:“上古水土未平,中國地褊。”參見“褊小”。
3.引申為匱乏。
唐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為謫史,窮薄家貧褊。”
《通典·食貨五》:“自梁武帝末侯景之亂,國用常褊。”
4.指心胸、氣量、見聞等狹隘。亦指性情急躁。
《楚辭·東方朔〈七諫·初放〉》:“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王逸註:“褊,狹也。”
晉陸機《失題》詩:“道遐覺日短,憂深使心褊。”
《南史·劉懷慎傳》:“榮祖為人輕財貴義,善撫將士;然性褊,頗失士君子心。”
清惲敬《子居決事序》:“然敬褊中,遇事輒任氣擊斷之。”參見“褊心”。
5.通“扁”。
《三國誌·魏誌·東夷傳》:“兒生,便以石厭其頭,欲其褊。今辰韓人皆褊頭。”按,《後漢書·東夷傳·辰韓》作“扁”。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李》:“鹽入汁出,然後合鹽曬令萎,手撚之令褊,復曬更撚,極褊乃止。”
II
pián
ㄆ〡ㄢˊ
〔《集韻》蒲眠切,平先,並。〕
1.見“褊褼”。
2.同“偏”。旁側;半。參見“褊衫”、“褊袒”。
阅读:103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