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幃
(閨幃,閨幃)
亦作“閨帷”。
1.閨房的帷幕。借指婦女居住的地方。
《後漢書·劉瑜傳》:“今女嬖令色,充積閨帷,皆當盛其玩飾,冗食空宮,勞散精神,生長六疾。此國之費也,生之傷也。”
清戴名世《詹烈婦傳》:“吾縣在明時號為禮義之邦,沿至於今,而故家遺風多不復存矣,獨閨幃之中,猶有曩時之風烈。”
2.借指婦女或與婦女有關的事物。
明高柄《<唐詩品彙>總敘》:“貞觀、永徽之時,虞魏諸公,稍離舊習,王、楊、盧、駱,因加美麗,劉希夷有閨帷之作,上官儀有婉媚之體,此初唐之始製也。”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禺山戲語》:“纏足本閨幃瑣屑,故學者多忽之,因歷考其說如右。”
清鈕琇《觚賸續編·獻詩保寨》:“洵乎閨幃奇傑,亦詞翰雄才也。”
3.指妻子。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乙從而汙其閨幃,較諸荼毒善良,其罪似應末減。”
阅读:146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