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狹
(闊狹,闊狹)
1.寬與狹;距離的遠近。
《史記·天官書》:“大小有差,闊狹有常。”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闊狹,若三臺星相去遠近。”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百裏之物,數萬相連,闊狹從斜,常不盈縮。”
《水滸傳》第四七回:“不問路道闊狹,但有白楊樹的轉灣,便是活路;沒那樹時,都是死路。”
《漢書·天文誌》:“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虛實闊狹,及五星所行……怪雲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於天者也。”
2.猶疏密。
《史記·李將軍列傳》:“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射戲求疏密,持酒以飲不勝者。”
3.猶緩急;寬嚴。
《漢書·兒寬傳》:“寬表奏開六輔渠,定水令以廣溉田,收租稅,時裁闊狹,與民相假貸,以故租多不入。”
顏師古註:“謂有貧弱及農要之時不即徵收也。”
《資治通鑒·漢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胡三省註雲:“余謂闊,謂征斂稍寬、禁防疏闊之時;狹,謂督促迫急之時。闊時不急征收,假貸與民,使營生業。”一說,指寬裕與窘迫。參閱王先謙《〈漢書〉補註》。
唐劉禹錫《砥石賦》:“得既有自,失豈無因?漢氏以還,三光景分。隨道闊狹,用之得人。五百餘年,唐風始振。”
4.指虛實、強弱等具體情況。
《三國誌·吳誌·陸遜傳》:“﹝諸葛瑾﹞書與遜雲:‘大駕已旋,賊得韓扁,具知吾闊狹。且水乾,宜當急去。’”
《宋書·蕭思話傳》:“下官近在歷下,始奉國諱,所承使人,不知闊狹,既還在路,漸有所聞,猶謂人倫無容有此,私懷感慨,未敢在言。”
《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元年》:“魏騎潰去,崇亦引還,斬首獲生,具言敵中闊狹,眾心稍振。”
5.寬與狹。謂距離的遠近。
《史記·天官書》:“大小有差,闊狹有常。”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闊狹,若三臺星相去遠近。”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百裏之物,數萬相連,闊狹從斜,常不盈縮。”
《水滸傳》第四七回:“不問路道闊狹,但有白楊樹的轉灣,便是活路;沒那樹時,都是死路。”
《漢書·天文誌》:“其伏見蚤晚,邪正存亡,虛實闊狹,及五星所行……怪雲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於天者也。”
阅读:126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