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

ok8.org > 詞典 > 大都

1.古代王畿外圍公的采地。

《周禮·地官·載師》:“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大都之田任疆地。”

鄭玄註:“大都,公之采地,王子弟所食邑也。”

2.泛稱都邑之大者。

《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明王鏊《震澤長語·官制》:“唐世諸道置按察使,後改為採訪處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都。”

清顧炎武《萊州》詩:“海右稱名郡,齊東亦大都。”

3.大概;大抵。

晉王羲之《十七帖》:“吾服食久,猶為劣劣,大都比之年時,為復可耳。”

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長來覺日月益促,歲歲更甚。大都不過數十寒暑,則無此身矣。”

4.稱事物大致的內容或情況。

唐韓愈《畫記》:“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明宋濂《漢天師世家序》:“濂因據氏族群書補之,復用史法略載其相承之緒,使一閱輒知大都,而其詳別見於左方雲。”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八大王》:“醒則猶人,而醉則猶鱉,此酒人之大都也。”

5.大多。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造神麯並酒等》:“剉胡葉,煮三沸湯。待冷,接取清者,溲麯。以相著為限,大都欲小剛,勿令太澤。擣令可團便止。”

唐元稹《葬安氏誌》:“大都女子由人者也,雖妻人之家,常自不得舒釋。”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摺:“大都來是書生命裏,不爭將黃閣玉堂臣,幾乎的做了違宣抗敕鬼。”

《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便是那史書上所載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婦,雖所遇不同,大都各有個萬不得已。”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一:“墻上的石灰大都剝落了,露出了焦黃的土磚。”

6.僅僅;不過。

宋辛棄疾《清平樂·謝叔良惠木犀》詞:“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

金李俊明《摸魚兒·送侄謙甫出山》詞:“這光景能銷幾度,大都數十寒暑。”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摺:“大都來一寸眉峰,怎當他許多顰皺。”

7.元代京城,舊址在今北京城內。

蒙古忽必烈以開平為上都,遼之燕京為中都。

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中都東北興建新城,九年(公元1272年)改稱大都,二十年(公元1283年)築成。城東西兩面相當今北京內城東西城墻,南至今東、西長安街,北至德勝門、安定門外土城舊址。參閱《元史·地理誌一》、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建置》。

阅读:1278

●大都(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