簨
簨字的筆畫:18畫;
I
s·n
ㄙㄨㄣˇ
〔《廣韻》思尹切,上準,心。〕
1.古代懸掛鐘磬架子的橫桿。
宋歐陽修《書梅聖俞稿後》:“今指其器以問於工曰:‘彼簨者、虡者、堵而編執而列者,何也?’彼必曰:‘鞀鼓、鐘磬、絲管、幹戚也。’”參見“簨虡”。
2.指某些農具的橫梁。
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二:“﹝耘盪﹞長尺餘,闊約三寸。底列短釘二十餘枚。簨其上以貫竹柄,柄長五尺餘。”此謂上面安上橫梁。
II
zhuàn
ㄓㄨㄢˋ
〔《集韻》雛綰切,上潸,崇。〕
竹器。
《集韻·上潸》“簨”字下引《禮記》:“食於簨。”今本《禮記·喪大記》作“食於篹者盥”。
鄭玄註:“篹或作簨。”
阅读:123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