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
胤字的筆畫:9畫;
yìn
〡ㄣˋ
〔《廣韻》羊晉切,去震,以。〕
1.後嗣;子嗣。
《書·堯典》:“胤子朱啟明。”
蔡沈集傳:“胤,嗣也。”
晉陶潛《悲從弟仲德》詩:“慈母沈哀疚,二胤纔數齡。”
2.謂立嫡長子為太子或世子。
《古文苑·揚雄〈百官箴·宗正箴〉》:“齊桓不胤,而忘其宗緒。”
章樵註:“齊桓公無嫡嗣,多內寵,及卒,五公子爭立,齊以大亂。言不立嫡繼,是忘其宗統也。”
3.猶言身孕。
《佛本行集經變文》:“不經旬月之間,便則夫人有胤。”
4.繼承;延續。
《書·洛誥》:“予乃胤保,大相東土。”
孔傳:“我乃繼文武安天下之道,大相洛邑。”
孔穎達疏:“胤訓繼也。”
漢揚雄《劇秦美新》:“胤殷周之失業,紹唐虞之絕風。”
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胤於萬年,期保伊祜。”
5.演,演奏。
《文選·左思〈吳都賦〉》:“發東歌,操南音,胤《陽阿》,詠韎任。”
劉良註:“胤,猶演也。”
6.引。樂曲體裁之一。
《文選·馬融〈長笛賦〉》:“乃相與集乎其庭,詳觀夫曲胤之繁會叢雜,何其富也。”
李善註:“胤,亦曲也。字或為引。”
7.古國名。見《書·胤征序》孔傳。
阅读:112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