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耄
亦作“昏髦”。
1.衰老;老邁。
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傳》:“殺四方蓬蒿以立名於荊蠻,斯亦大夫之力。今大夫昏耄而不自安,生變起詐,怨惡而出。”
唐韓愈《順宗實錄四》:“杜亞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長亭》:“我家老子昏髦,倘有不悉,郎肯為長亭一念老身,為幸多矣。”
2.昏憒;糊塗。
《三國誌·吳誌·甘寧傳》:“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穀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
宋歐陽修《問進士策》之一:“自秦之焚書,‘六經’盡矣。至漢而出者,皆其殘脫顛倒,或傳之老師昏耄之說,或取之冢墓屋壁之間,是以學者不明,異說紛起。”
清唐甄《潛書·善遊》:“夫二君荒淫昏髦,先自敗德矣。”
阅读:1208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