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章

章字的筆畫:11畫;

I

zhāng

ㄓㄤ

〔《廣韻》諸良切,平陽,章。〕

亦作“遧”。

1.典章制度。

《詩·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朱熹集傳:“舊章,先王之禮樂政刑也。”

《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惡也。”

南朝宋謝瞻《張子房》詩:“王風哀以思,周道蕩無章。”

2.采色;花紋。

《書·臯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傳:“尊卑彩章各異。”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清景星杓《山齋客譚·海怪》:“浙江之赭山,有物焉,形若婦人,白身黑章,斑駮相間。”

3.古代禮服上繡的紅白相間的花紋。

《周禮·考工記·畫繢》:“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

《淮南子·時則訓》:“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青黃白黑,莫不質良。”

4.標記;徽章。

《逸周書·謚法》:“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位之章也。”

《商君書·畫策》:“行間之治,連以伍,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無所處,罷無所生。”

漢劉向《說苑·指武》:“分為五選,異其旗章,勿使冒亂。”

5.指旌旗。

《國語·晉語一》:“變非聲章,弗能移也。”

韋昭註:“章,旌旗也。”

6.詩歌或樂曲的段落。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杜預註:“譬如賦詩者,取其一章而已。”

《左傳·文公十三年》:“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

7.指文章的段或篇。

唐劉知幾《史通·敘事》:“句積而章立,章積而篇成。”

唐韓愈《上賈滑州書》:“竊整頓舊所著文一十五章以為贄。”

8.指事物發展的階段。

《國語·周語中》:“夫王公諸侯之有飫也,將以講事成章。”

《孟子·盡心上》:“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楊伯峻註:“事物達到一定階段,具一定規模,則可曰成章。”

9.條款。

《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清侯方域《司成公家傳》:“尋有言忠賢二十四罪章者。”

10.顯赫的功勛。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凡功之顯著者謂之章。”

《國語·魯語上》:“今一言而辟境,其章大矣。”

11.盛。

《易·姤》:“天地相遇,品物鹹章也。”

高亨註:“章,盛也。”

《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氣章。”

高誘註:“章,盛也。”

宋葉適《〈徐斯遠文集〉序》:“慶曆、嘉祐以來,天下以杜甫為師,始黜唐人之學,而江西宗派章焉。”

12.顯示;表明。

《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孔穎達疏:“教之以禮法,章顯之使之明著。”

《國語·周語中》:“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義。”

韋昭註:“章,明也。”

《漢書·武五子傳贊》:“故車千秋指明蠱情,章太子之冤。”

《明史·儒林傳一·崔銑》:“臣聞天子得四海歡心以事其親,未聞僅得一二人之心者也。賞之,適自章其私昵而已。”

13.表彰;顯揚。

《商君書·說民》:“章善則過匿。”

《漢書·董仲舒傳》:“朕夙寤晨興,惟前帝王之憲,永思所以奉至尊,章洪業,皆在力本任賢。”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睢水》:“命縣人長照為文,用章不朽之德。”

元劉祁《歸潛誌》卷八:“余謂碑誌,本以章其人之善。”

14.明顯;顯著。

《國語·周語下》:“夫見亂而不惕,所殘必多,其飾彌章。”

韋昭註:“章,著也。”

《呂氏春秋·勿躬》:“故善為君者,矜服性命之情,而百官已治矣,黔首已親矣,名號已章矣。”

高誘註:“章,明也。”

15.辨別;區分。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孔子曰:‘季氏之婦可謂知禮矣,愛而無私,上下有章。’”王肅註:“章,別也。”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貴賤有章,則慕賞畏罰。”

《弘明集·正誣論》:“故王者之居,必金門玉陛,靈臺鳳闕,將使異乎凡庶,令貴賤有章也。”

明何景明《嚴治篇》:“等異則尊卑別矣,飾繁則上下章矣。”

16.臣下給君主的奏本。

《後漢書·寒朗傳》:“帝問曰:‘誰與共為章?’”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四方節度,整兵頓馬,上章請討,俟命起坐。”

宋蘇軾《太皇太後賜故夏國主嗣子乾順進奉賀正馬駝回詔》:“再閱來章,式嘉忠節。”

17.上奏章告發。

漢蔡邕《太尉喬公碑》:“被詔書為將作大匠,為受罰者所章,拜議郎。”

《後漢書·韓棱傳》:“棱陰代興視事……興子嘗發教欲署吏,棱拒執不從,因令怨者章之。”

李賢註:“章謂令上章告言之。”

唐韓愈《獨孤府君墓誌銘》:“其後上將有所相,不可於眾,君與起居舍人李約交章指摘,事以不行。”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四:“東坡守杭,法外刺配顏巽父子。禦史論為不法,累章不已。”

18.古曆法名詞。十九年為一章。

《周髀算經》卷下之三:“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

《後漢書·律曆誌下》:“月分成閏,閏七而盡,其歲十九,名之曰章。”

宋蘇軾《神宗皇帝輓詞》之三:“接統真千歲,膺期止一章。”

19.印章。

《漢書·朱買臣傳》:“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視其印,會稽太守章也。”

三國魏曹操《選舉令》:“魏諸官印,各以官為名,印如漢法,斷二千石者章。”

《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跨功踰德,祚爾輝章。”

李善註:“章,印章也。”

唐崔湜《襄陽作》詩:“廟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

20.大木材。

《史記·貨殖列傳》:“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

裴駰集解引如淳曰:“章,大材也。”

21.引申為計量大樹的量詞。

《新唐書·隱逸傳·秦系》:“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餘章,俗傳東晉時所植。”

明宋濂《雙桂軒記》:“有桂一章,雙榦直上,始合於一,又復歧而旁達。”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白於玉》:“桂樹兩章,參空合抱;花氣隨風,香無斷際。”

22.章甫冠的省稱。

《文選·趙至〈與嵇茂齊書〉》:“表龍章於裸壤,奏《韶》舞於聾俗,固難以取貴矣。”

李善註:“章,章甫之冠也。”

23.章服的省稱。一種有圖文作為等級標誌的禮服或官服。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一:“其鐫月廩,仍褫身章。”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三摺:“你直叩丹墀,奪得朝章,換卻白衣。”

《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又要諸位寬章,諸位隻好遵命。”

24.章草的省稱。

唐孫過庭《書譜》:“雖篆、隸、草、章,工用多變,濟成厥美,各有攸宜。”

宋姜夔《續書譜·行書》:“草出於章,行出於真。”

25.通“獐”。一種似鹿而小的哺乳動物。

《周禮·考工記·畫繢》:“山以章,水以龍。”

鄭玄註:“章讀為獐。獐,山物也。”

26.通“樟”。一種常綠喬木。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楩柟豫章。”

張守節正義:“章,今之樟木也。”

27.通“嫜”。參見“姑章”。

II

zhàng

ㄓㄤˋ

〔《廣韻》之亮切,去漾,章。〕

通“障”。通“鄣”。

《管子·乘馬數》:“章四時守諸開闔。”

郭沫若等集校引馬非百曰:“謂障而守之也。”

《禮記·雜記上》:“疏布輤,四面有章,置於四隅。”

陸德明釋文:“章,本或作鄣,音同,註亦同。”

阅读:2919

●章(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