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
亦稱“開元錢”。
古錢幣名。
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始鑄造。幣面有“開元通寶”四字,俗多回環讀作“開通元寶”。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元寶為名的由來。開元義為開創新紀元,非指年號。
南唐和閩以及太平天國也曾鑄造“開元通寶”。
《舊唐書·食貨誌上》:“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六重一兩……初,開元錢之文,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及書,時稱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隸體,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俗謂之開通元寶錢。”參閱宋王楙《野客叢書·開元乾元二錢》、清顧炎武《日知錄·開元錢》。
阅读:134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