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心之論
【成語】:誅心之論
【拼音】:zhū xīn zhī lùn
【解釋】:誅:懲罰。指不問罪行,隻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出處】:《後漢書·霍谞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示例】:你那裏曉得,那時他雖滿嘴隻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隻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如何不切!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近義詞】:誅心之律
【反義詞】:
【英文】:penetrating criticism
(誅心之論,誅心之論)
《鏡花緣》第九十回:“那時他雖滿嘴隻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隻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五:“性命之說高而經綸之業疏;誅心之論深而馭材之術失。”
瞿秋白《文藝論輯·馬克思文藝論底斷篇後記》:“用不著埋怨什麽‘誅心之論’,馬克思、恩格斯對於拉薩爾的‘誅心’的批評,的確預言了拉薩爾的政治命運,他始終走上了同俾士麥克聯合的道路。”參見“誅意”。
阅读:166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