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淚俱下
【成語】:聲淚俱下
【拼音】:shēng lèi jù xià
【出處】:《晉書·王彬傳》:“因勃然數敦曰:‘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示例】:他講到激昂時,~。 ★鄒韜奮《經歷·高等法院》
【近義詞】:痛哭流涕、聲淚俱發
【反義詞】:笑容可掬、興高采烈
【語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指十分哀傷
【英文】:sheding tears while speaking
【日文】:涙聲 (なみだごえ)になって
【法文】:avoir des larmes dans la voix
(聲淚俱下,聲淚俱下)
《晉書·王彬傳》:“﹝彬﹞因勃然數敦曰:‘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音辭慷慨,聲淚俱下。”
張鍾瑞《對於要求開設國會者之感喟》:“﹝楊度﹞見滿人外無一人到會,登臺演說,因痛言中國人心之不可恃,慷慨激昂,聲淚俱下。”亦作“聲淚俱發”。
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阅读:141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