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目成誦
【成語】:過目成誦
【拼音】:guò mù chéng sòng
【出處】:《晉書·苻融載記》:“耳聞則誦,過目不忘。”《宋史·劉恕傳》:“恕少穎司,書過目即成誦。”
【示例】:天資高妙,~,出口成章。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
【反義詞】:
【歇後語】:張松背書
【語法】:作謂語、定語;形容記憶力超眾
【英文】:be able to recite somrthing after reading it over once
【俄文】:стóит прочéсть-срáзу же запоминáет наизусть
看一遍就能背誦出來。形容記憶力極強。
《五燈會元·臨濟宗·歸宗正賢禪師》:“遊成都,依大慈秀公習經論,凡典籍過目成誦,義亦頗曉。”
清昭槤《嘯亭雜錄·錢辛楣之博》:“錢辛楣先生大昕,江南嘉定人。中甲戌進士。幼聰敏,過目成誦。”
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她小時候很聰明,記性很好,過目成誦。”
阅读:182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