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篇字的筆畫:15畫;
piān
ㄆ〡ㄢ
〔《廣韻》芳連切,平仙,滂。〕
1.竹簡;簡冊。古代文章寫在竹簡上,為保持前後完整,用繩子或皮條編集在一起稱為“篇”。
《漢書·武帝紀》:“詔賢良曰:‘……賢良明於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鹹以書對,著之於篇,朕親覽焉。’”顏師古註:“篇,謂竹簡也。”以後文章有首有尾的就稱為“篇”。
唐劉知幾《史通·敘事》:“夫飾言者為文,編文者為句,句積而章立,章積而篇成,篇目既分,而一家之言備矣。”又沿用成文章的量詞。
《墨子·貴義》:“昔者周公旦,朝讀書百篇,夕見十士。”
《漢書·枚乘傳》:“凡可讀者百二十篇。”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欲求先生做壽文一篇,並求大筆書寫。”
郭沫若《文藝論集·文藝之社會的使命》:“詩人寫出一篇詩,音樂家譜出一支曲子,畫家繪成一幅畫,都是他們感情的流露。”
2.特指詩歌、辭賦等文藝著作。
《宋書·謝靈運傳論》:“王褒、劉向、揚、班、崔、蔡之徒,異軌同奔,遞相師祖,雖清辭麗曲,時發乎篇,而蕪音累氣,亦固多矣。”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自炎漢中葉,厥塗漸異,退傅有在鄒之作,降將著河梁之篇。”
3.成部著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書·太甲上》:“伊尹作《太甲》三篇。”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作《孟子》七篇。”
阅读:132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