詆訐
(詆訐,詆訐)
詆毀攻擊。
《墨子·修身》:“譖慝之言,無入之耳;批扞之聲,無出之口;殺傷人之孩,無存之心:雖有詆訐之民,無所依矣。”
畢沅校註:“《說文》雲:詆,訶也;訐,面相斥罪也。
《玉篇》雲:詆,都禮切;訐,居謁切,攻人之陰私也。”
《文選·左思<三都賦序>》:“且夫玉卮無當,雖寶非用,侈言無驗,雖麗非經,而論者莫不詆訐其研精,作者大氐舉為憲章。”
劉良註:“詆,呵也。訐,舉也。”
《宋史·文苑傳一·鄭起》:“起負才倨傲,多所詆訐,數為群小窘辱。”
清戴名世《再上韓慕廬大宗伯書》:“斥之者則其許之者也,錄之者則其誚之者也,不能不相顧以駭,以群不逞遂借以行其私,至於詆訐叫號而不可止。”
阅读:135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