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
(放棄,放棄)
1.《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而侍側。”
王逸註:“言賢者執持法度而見放棄,傾頭容身讒諛之人,反得親近侍於旁側也。”
《左傳·宣公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於衛”唐孔穎達疏:“是放者有罪當刑而不忍刑之,寬其罪而放棄之也。”
宋王禹偁《揚州謝上表》:“雖放棄之臣,君恩未替。”
清黃景仁《送容甫歸裏》詩:“自忖不材終放棄,江潭瓠落寄吟身。”
2.流放;貶黜。
《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而侍側。”
王逸註:“言賢者執持法度而見放棄,傾頭容身讒諛之人,反得親近侍於旁側也。”
《左傳·宣公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於衛”唐孔穎達疏:“是放者有罪當刑而不忍刑之,寬其罪而放棄之也。”
宋王禹偁《揚州謝上表》:“雖放棄之臣,君恩未替。”
清黃景仁《送容甫歸裏》詩:“自忖不材終放棄,江潭瓠落寄吟身。”
3.棄置;拋棄。
《史記·樂書》:“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
《魏書·孝靜帝紀》:“後園鷹犬,悉皆放棄。”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現在,我們必須放棄了那小小的人道主義,去消滅敵人,以便爭取那比婦人之仁更大的人道主義。”
阅读:175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