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銖

ok8.org > 詞典 > 錙銖

(錙銖,錙銖)

1.錙和銖。比喻微小的數量。

《莊子·達生》:“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

《淮南子·兵略訓》:“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則錙銖有餘。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則數倍不足。”

唐柳宗元《披沙揀金賦》:“觀其振拔汙塗,積以錙銖,碎清光而競出,耀直質而特殊。”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吾無遺債累汝,汝亦無父母兄弟掣肘,得行己誌,可勿受錙銖聘金。”

2.比喻微利,極少的錢。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曼雲先生家傳》:“余常謂公平生有數反。家無常物,而用財如泥沙,不計有無,至錙銖之入,輒相顧動色,不茍取。”

清許秋垞《聞見異辭·一錢致富》:“夫雲:‘柰無錙銖何?’女即褪藕覆……並探抹胸帶結上真珠一串,曰:‘以此易銀,貨殖有資矣。’”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近婁東某人詩有‘題無軒冕詩方貴,囊絕錙銖手亦香’之句。”

阅读:1412

●錙銖(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