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廢

ok8.org > 詞典 > 隳廢

(隳廢,隳廢)

1.毀壞;破壞。

《漢書·師丹傳》:“新都侯王莽白太皇太後發掘傅太後、丁太後冢,奪其璽綬,更以民葬之,定陶隳廢共皇廟。”

《南齊書·東昏侯紀》:“下揚、南徐二州橋桁塘埭丁計功為直,斂取見錢供太樂主衣雜費。由是所在塘瀆,多有隳廢。”

明唐順之《條陳海防經略事疏》:“百年以來,海烽久熄,人情怠玩,因而隳廢。”

2.毀棄;廢棄。多用於抽象事物。

《三國誌·蜀誌·先主傳》:“群臣將士以為社稷隳廢,備宜修之。”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磔迦國》:“昔為敵國之君,今為俘囚之虜,隳廢王業,亡滅宗祀。”

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唐世學士院故事,近時隳廢殆盡。”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四:“大抵當時自有一輩人對於所謂‘故’不免有些誤解……便是以為必須磔裂章句,隳廢聲韻,破偶而用奇。”

阅读:1225

●隳廢(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