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重腳輕

ok8.org > 成語大全 > 頭重腳輕

【成語】:頭重腳輕

【拼音】:tóu zhòng jiǎo qīng

【解釋】:頭腦發脹,腳下無力。形容身不適。也比喻基礎不牢固。

【出處】:明·天然癡叟《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他的酒量原不濟,三甌落肚,漸覺頭重腳輕。”

【示例】:墻上蘆葦,~要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近義詞】:虎頭蛇尾、有條有理

【反義詞】:根深蒂固

【歇後語】:吊起來的冬瓜;籬上的南瓜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輕重倒置

【英文】:top-heavy

【日文】:上(うえ)が重(おも)くて下(した)が軽(かる)い,ぐらぐらして安定(あんてい)しないさま

【德文】:kopflastig

(頭重腳輕,頭重腳輕)

1.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而到頭腦發脹,腳下無力,身體失去平衡

水滸傳》第十六回:“隻見這十五箇人頭重腳輕,一箇箇面面廝覷,都軟倒了。”

《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他的酒量原不濟,三甌落肚,漸覺頭重腳輕,天旋地轉。”

2.形容事物上下前後不協調,不均稱,失去平衡

洪深《戲劇導演初步知識》下篇二:“配合諸色時,較重的即較深的顏色應放在較輕的即較淺的顏色之下,否則觀者會覺得頭重腳輕而感到不穩不愉快。”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三:“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阅读:1917

●頭重腳輕(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