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
郟字的筆畫是:8畫
簡體郟字的筆畫:8畫;繁體郟字筆畫:9畫。
(郟,郟)
jiá
ㄐ〡ㄚˊ
〔《廣韻》古洽切,入洽,見。〕
1.周朝的東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左傳·桓公七年》:“秋,鄭人、齊人、衛人伐盟向。王遷盟向之民於郟。”
楊伯峻註:“郟,以郟山得名(郟山即北邙山),即郟鄏。”
2.古縣名。
春秋鄭邑,後屬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郟縣。
《左傳·昭公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櫟、郟。”
楊伯峻註;“郟本鄭邑,後已屬楚……郟今三門峽市西北之郟縣舊治。”
3.通“夾”。夾持。
《隸續·漢成臯令任伯嗣碑》:“衢路委蛇,郟河阻山。”
洪適釋:“碑以郟為夾。”
4.山名。即北邙山。參見“郟鄏”。
5.姓。
春秋時有郟張。見《左傳·哀公九年》。
阅读:81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