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歉

歉字的筆畫:14畫;

qiàn

ㄑ〡ㄢˋ

〔《廣韻》口陷切,去陷,溪。〕

〔《廣韻》苦簟切,上忝,溪。〕

〔《廣韻》苦減切,上豏,溪。〕

“嗛”的被通假字。

1.食不飽。

《說文·欠部》:“歉,食不滿。”

唐寫本《玉篇》“歉”下註引《說文》作“食不飽也”。

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健兒立霜雪,腹歉衣裳單。”

2.少;不足。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魏公薨於鄉郡,而鄭公不吊祭,識者以為盛德之歉。”

明馮夢龍《掛枝兒·調情》:“碌碌之夫,遇事推調,不是膽歉,盡曲情寡。”

3.收成不好。

隋王通《中說·立命》:“仁生於歉,義生於豐。”

唐李公佐《廬江馮媼傳》:“元和四年,淮楚大歉。”

《清會典事例·戶部·平糶》:“地方年歲豐歉不常,時價低昂不一。”

4.慚愧;對不住人的心情。

宋王安石《酬吳季野見寄》詩:“俯仰謬恩方自歉,慚君將比洛陽人。”

清洪昇《長生殿·聞樂》:“枉自許舞嬌歌豔,比著這鈞天雅奏多是歉。”如:抱歉;道歉。

5.歹,壞。

《水滸傳》第一○三回:“張世開嫌好道歉,非打即罵。”

《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那施公平昔若是常患頭疼腹痛,三好兩歉的,到老來也自判個死日。”

阅读:1275

●歉(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