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魂
(參見遊魂)
1.遊散的精氣。古代哲學家認為人或其它動物的生命是由精氣凝聚而成的。精氣遊散,則趨於死亡。語出《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王弼註:“精氣煙熅聚而成物,聚極則散,而遊魂為變也”。
唐包佶《近獲風痹之疾題寄所懷》詩:“無醫能卻老,有變是遊魂。”
清王夫之《張子<正蒙>註·太和》:“《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遊魂者,魂之散而遊於虛也,為變,則還以生變化,明矣。”
2.遊蕩的鬼魂。
《隸釋·漢郯令景君闕銘》:“被病喪身,歸於幽冥。祖載之日,遊魂象生。”
晉陶潛《擬古》詩之四:“穨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明陳汝元《金蓮記·就逮》:“似啼烏更深亂悲,這遊魂落落誰相問。”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近年來,張胖子每次進梨園療養所,就有些遊魂似的人在暗中出入。”
3.猶言茍延殘喘。亦比喻茍延殘喘之生命。
《三國誌·蜀誌·先主傳》:“會承機事不密,令操遊魂,得遂長惡,殘泯海內。”
《北史·崔亮傳》:“若乃敢遊魂,此當易以立計,禽翦蟻徒,應在旦夕。”
《花月痕》第五十回:“是以大局愈爛,這釜底遊魂,因得多延歲月。”
阅读:1036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