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說
(辭說,辭說)
I
1.言辭。
《禮記·禮運》:“祝嘏辭說,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
漢王充《論衡·超奇》:“有根株於下,有榮葉於上,有實核於內,有皮殼於外。文墨辭說,士之榮葉、皮殼也。”
晉葛洪《抱樸子·勤求》:“古人質正,貴行賤言,故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辭說。”
2.猶意見,看法。
3.談話。
明方孝孺《君子齋記》:“行必聯轡,息必比席,食也匕箸之與鄰,言也辭說之與參。歡然有會於心,而若有所得。”
II
1.謂以言辭打動人。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敬通雅好辭說,而坎壈盛世,《顯誌》《自序》,亦蚌病成珠矣。”
2.指說服、打動人的口才。
清龍啟瑞《送呂介存南遊序》:“周道衰,學校廢,陵夷至於戰國,而遊士始多,然彼皆逞其辭說,以取一時之功名富貴。”
阅读:1353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