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際
(遭際,遭際)
1.猶遇到。
宋任伯雨《述懷》:“一日偶遭際,用捨何敢必。”
《歧路燈》第四八回:“譚爺近來遭際不幸,在家必是不舒坦。”
王旡生《中國三大小說家論贊》:“天下有過人之才人,遭際濁世,抱彌天之想,不得不流而為厭世主義。”
2.猶際遇。
宋洪邁《容齋隨筆·兄弟直西坦》:“父子相承,四上鑾坡之直;弟兄在望,三陪鳳閣之遊。比之前賢,實為遭際。”
《遼史·楊佶傳》:“上曰:‘卿今日何減呂望之遇文王!’佶對曰:‘呂望比臣遭際有十年之晚。’”清唐孫華《送王冰庵出導紹興》詩之三:“卻笑買臣遭際晚,白頭始綰會稽章。”
3.泛指人生經歷。
《紅樓夢》第六四回:“我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際,令人可欣、可羨、可悲、可歎者甚多。”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八:“古詩人遭際,有幸不幸焉。”
沙汀《困獸記》一:“他在十分詼諧的訴說著他回家以後的遭際。”
4.指遭到的不幸的事情。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龍梭三娘》:“女淒惻而前,拜伏膝下,直陳遭際,淚墮辭前。”
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南匯李高士》:“流連慨慕,想其孤忠,而悲其遭際,亟思興復。”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而且她會一個人突然哭泣起來,悲嘆著她的遭際。”
阅读:147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