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

ok8.org > 詞典 > 股肱

1.大腿和胳膊。

《書·說命下》:“股肱惟人,良臣惟聖。”

孔傳:“手足具乃成人,有良臣乃成聖。”

漢劉向《說苑·君道》:“楚國之有不穀也,由身之有匈脅也;其有令尹司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

《水滸傳》第二十回:“自此梁山泊十一位頭領聚義,真乃是交情渾似股肱,義氣如同骨肉。”

2.比喻左右輔佐之臣。

《書·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

《漢書·蘇武傳》:“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元雅琥《上執政四十韻》:“濟為舟楫重,任託股肱親。”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夫以中堂之勛名功業,任寄股肱,而又和易同眾,行之尚如此其艱,其他可知矣!”

3.輔佐;捍衛。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

《漢書·路溫舒傳》:“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

唐韓愈《賀徐州張僕射白兔書》:“伏惟閤下,股肱帝室,藩垣天下。”

太平天國洪秀全《封幹王詔》:“胞靖共爾位,世世股肱天朝也。”

4.指拱衛首都或某一中心城市、與之有密切關係的地方。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中牟,三國之股肱,邯鄲之肩髀。”

唐李德裕《<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致仕上柱國扶風馬公神道碑銘>序》:“旋以股肱近地,河關要津,爰輟信臣,再監戎旅。”

《英烈傳》第二十回:“今常州府及宜興、廣德、寧國、鎮江等處,正是金陵股肱,若不即取,誠為手足之患。”

清葉士寬《上黨》詩:“三輔真肩脊,河東舊股肱。”

阅读:1450

●股肱(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