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
1.樂器,琴和瑟。亦偏指琴瑟的一種。
《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
晉陸機《擬西北有高樓》詩:“佳人撫琴瑟,纖手清且閑。”琴,一本作“瑤”。
唐杜甫《錦樹行》:“飛書白帝營鬥粟,琴瑟幾杖柴門幽。”
明梁辰魚《浣紗記·見王》:“桐作琴瑟,音調和也。”
郭沫若《歷史人物·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琴瑟的輸入,大約在春秋初年。”
2.指琴瑟之聲,古人以之為雅樂正聲。
《荀子·非相》:“聽人以言,樂於鍾鼓琴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統序科第》:“琴瑟不改,而清濁殊塗;丹漆不施,而豐儉異致。”
元方回《仇仁近百詩序》:“琴瑟具而淫哇退舍;衣冠正而強暴拱手。”
3.彈奏琴瑟。
《詩·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後比喻夫婦間感情和諧。亦借指夫婦、匹配。
宋蘇軾《答求親啟》:“許敦兄弟之好,永結琴瑟之歡。”
明王錂《春蕪記·感嘆》:“我年已逼桑榆,爾尚未諧琴瑟。”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竹青》:“且卿與僕,名為琴瑟,而不認一家,奈何!”
4.比喻朋友的融洽情誼。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遶山川。”
阅读:129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