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
侗字的筆畫:8畫;
I
tóng
ㄊㄨㄥˊ
〔《廣韻》徒紅切,平東,定。〕
1.童子。亦指幼稚無知的人。
《書·顧命》:“在後之侗,敬迓天威。”
孔傳:“在文武後之侗稚。
成王自斥。”
宋王安石《擬尚書左丞充集賢院學士余靖改工部尚書加柱國食邑余如故制》:“在後之侗,纂修成法,敢忘大賚,以勞眾工。”
2.幼稚無知。
《論語·泰伯》:“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宋曾鞏《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若臣者,侗然固陋,眇爾稚蒙。”
金松岑《心聲》:“入人國而其士侗,其聲怯,其誌柔以鎖,其國力必弱,其土必僅存,其政必萎靃而不可以扶植,此閉治之國也。”
II
t·ng
ㄊㄨㄥˇ
〔《廣韻》他孔切,上董,透。〕
〔《廣韻》他紅切,平東,透。〕
長大;直。引申為通達無掛礙。
《莊子·庚桑楚》:“能翛然乎?能侗然乎?”郭象註:“無節礙也。”
成玄英疏:“順物無心也。”
III
dòng
ㄉㄨㄥˋ
〔《集韻》徒弄切,去送,定。〕
見“侗族”。
阅读:1427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