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柱

柱字的筆畫:9畫;

I

zhù

ㄓㄨˋ

〔《廣韻》直主切,上麌,澄。〕

1.支撐房屋的柱子。

《莊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

《史記·刺客列傳》:“秦王環柱而走。”

唐韓愈《送僧澄觀》詩:“清淮無波平如席,欄柱傾扶半天赤。”

《西遊記》第二三回:“屏門上,掛一軸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兩邊金漆柱上,貼著一幅大紅紙的春聯。”

2.泛指柱狀之物。

《墨子·備城門》:“藉車之柱,長丈七尺。”

《晉書·王澄傳》:“時京師危逼,澄率眾軍,將赴國難,而飄風折其節柱。”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冒雨西行五裏,至礱巖……巖洞前門東向,後門北向,西入甚奧,中有立筍垂柱。”

3.樂器上的繫弦木。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趙括),若膠柱而鼓瑟耳。”

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宋孔平仲《續世說·直諫》:“然急趨無善跡,促柱少和聲。”

清顧炎武《秋風行》:“嗟嗟此曲重難陳,柱摧絃斷長愁人。”

4.指毛筆筆頭中心部分的硬質毛。

晉崔豹《古今註·問答釋義》:“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

5.直立高聳。

《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

王先謙集解:“藜藋森立如柱。”

郭慶藩集釋:“此言柱乎鼪鼬之逕,亦極謂其高也。”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裏。”

郭璞註:“柱,猶起高也。”

6.僵硬,不靈活。

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一》:“凡弓,節短則和而虛,節長則健而柱,節得中則和而有力。”原註:“虛謂挽過吻則無力。柱謂挽過咳則木強而不來。”

7.鄂溫克族語。對住宅的稱呼。

烏熱爾圖《森林裏的歌聲》:“聽說山外人的柱像石頭一樣,是方塊的,騎的馬和鹿一樣快。”

8.通“祝”。折斷。

《荀子·勸學》:“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柱當讀為祝……此言物強則自取斷折,所謂太剛則折也。

《大戴記》作‘強自取折’,是其明證矣。”

9.姓。

春秋莒有柱厲叔。見《呂氏春秋·恃君》、《列子·說符》。

II

zh·

ㄓㄨˇ

〔《廣韻》知庾切,上麌,知。〕

1.見“柱夫”。

2.支撐;拄持。

漢王符《潛夫論·釋難》:“故大屋移傾,則下之人不待告令,各爭其柱之。”

《三國誌·魏誌·鍾會傳》:“會遣兵悉殺所閉諸牙門郡守,內人共舉機以柱門,兵斫門,不能破。”

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使守閭。”

宋文天祥《登樓》詩:“獨自登樓時柱頰,山川在眼淚浪浪。”

阅读:2164

●柱(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