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
究字的筆畫:7畫;
jiū
ㄐ〡ㄡ
〔《廣韻》居祐切,去宥,見。〕
1.窮盡;終極。
《詩·大雅·蕩》:“侯作侯祝,靡屆靡究。”
毛傳:“究,窮也。”
《易·說卦》:“﹝《巽》﹞其究為躁卦。”
孔穎達疏:“究,極也。”
《莊子·盜跖》:“窮美究埶,至人之所不得逮,賢人之所不能及。”
陸德明釋文:“究,竟也。”
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朝遊夕讌,究歡愉之極。”
2.周遍。
《呂氏春秋·孝行》:“光燿加於百姓,究於四海。”
《漢書·晁錯傳》:“盛德不及究於天下,以傳百世。”
3.詳盡。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至於宗經矩聖之典,端緒豐贍之功,遺親攘美之罪,徵賄鬻筆之愆,公理辨之究矣。”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江湖間小龍號靈異,見諸傳說甚究。”
4.達,貫徹。
《文子·上仁》:“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故號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聞。”
《舊唐書·德宗紀上》:“致澤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懷疑阻。”
宋司馬光《論赦劄子》:“臣伏見國家每下赦書,輒雲‘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誠欲恩澤下究,而號令必信也。”
5.研究;探求。
《詩·小雅·常棣》:“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高亨註:“究,研究。”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宋司馬光《夏日過陳秀才園林》詩:“高談浩浩究古今,不覺林間日將暮。”
6.謀劃。
《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爰究爰度。”
毛傳:“究,謀。”
唐柳宗元《平淮夷雅·方城》:“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7.追究;查問。
唐韓愈《原毀》:“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為善之利。”
清侯方域《朋黨論上》:“賢否混淆,利害貿亂,則主上豈暇究朋黨之人為何如人、黨人之事為何事哉?”葉聖陶《遊臨潼》:“既是傳奇裏的動人場面,又何必核實方位,究東問西呢?”
8.清楚;明白。
《漢書·劉向傳》:“今堪年衰歲暮,恐不得自信,排於異人,將安究之哉?”顏師古註:“究,竟也,明也。”
《後漢書·應劭傳》:“鄒靖居近邊塞,究其態詐。”
唐韓愈《南山詩》:“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太平廣記》卷一七二引唐高彥休《唐闕史·崔碣》》:“﹝王可久﹞妻常善價募人,訪於賊境之四裔,竟無究其跡者。”
9.到底;畢竟。
《紅樓夢》第一○二回:“眾人雖然聽見,那裏肯信?究無人敢住。”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二四:“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他現在已是掉在井裏的人,我怕他不死,還要放塊石頭下去,究於良心有虧。”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不料至今仍未行。不知究要來否?”
10.山溪瀨的盡頭處。
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溫水》引竺芝《扶南記》:“山溪瀨中謂之究。”
11.古代博戲用具“六箸”的別稱。
《西京雜記》卷四:“許博昌,安陵人也,善陸博……法用六箸,或謂之究,以竹為之,長六分。”
12.見“究究”。
阅读:156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