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
1.指漢李廣和三國吳孫權射虎的故事。
《史記·李將軍列傳》:“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三國誌·吳誌·吳主傳》:“﹝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關,親乘馬射虎於庱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郤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
宋陸遊亦有射虎事。見《劍南詩稿》卷三《畏虎》、《書事》、《宿武連縣驛》、《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等詩。
2.詩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氣。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詞:“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詞之二:“插架牙簽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葉劍英《遠望》詩:“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
3.猜燈謎。燈謎亦名燈虎,故稱。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正是:門前榜出雕蟲技,座上邀來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條燈謎,均能射中否?”
阅读:130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