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道
(當道,當道)
I
1.擋路。
《史記·高祖本紀》:“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
晉幹寶《搜神記》卷四:“文王夢一婦人,甚麗,當道而哭。”徐特立《公園設立管見》:“更用園丁數人,闢治當道的榛蕪。”
2.指在路上。
漢東方朔《七諫·初放》:“塊兮鞠,當道宿,舉世皆然兮,余將誰告?”唐柳宗元《牛賦》:“當道長鳴,聞者驚辟。”
宋方嶽《獨往》詩:“不肯避人當道筍,相看如客對門山。”
3.執政;掌權。
唐韓愈《答竇秀才書》:“當朝廷求賢如不及之時,當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
宋歐陽修《與韓忠獻王書》之九:“尋以移守南都,苦於當道,頗闕修問,徒切瞻思。”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大率與當時當道名公同意,崇程朱而斥陸王,以‘打僧罵道’為唯一盛業。”
4.指執政者;掌權者。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當道怕某等在內地生事,作成我們穿件藍袍,做了個秀才。”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中:“曹恣情不諱,觸怒諸當道。”
魯迅《書信集·致姚克》:“我看施君也未必真研究過《文選》,不過以此取悅當道。”
5.車前草的別名。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車前》:“陸璣《詩疏》雲:此草好生道邊及牛馬跡中,故有車前、當道、馬舄、牛遺之名。”
II
合於正道。
《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務引其君以當道,誌於仁而已。”
趙岐註:“言君子事君之法牽引其君以當正道者仁也。”
朱熹集註:“當道,謂事合於理。”
宋俞文豹《吹劍錄》:“孟子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當道。”
《文獻通考·經籍一》:“孟氏以儒術遊於諸侯,思濟天下之溺,而引時君於當道者,至拳拳也。”
阅读:1190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