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邪從正

ok8.org > 成語大全 > 棄邪從正

【成語】:棄邪從正

【拼音】:qì xié cóng zhèng

【解釋】:不再壞事,走上正路

【出處】:《三國誌·蜀誌·後主傳》:“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裴松之註引《諸葛亮集》載後主劉禪詔曰:“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示例】:

【近義詞】:棄邪歸正

【反義詞】: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歸向正道

(棄邪從正棄邪從正)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三國蜀諸葛亮《為後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亦作“棄邪歸正”。

清鈕琇《觚賸·舒氏義烈》:“今公已棄邪歸正承襲王封。”

清陳天華《猛回頭》:“棄邪歸正,共結同盟,驅除外族,復我漢京。”

魯迅《南腔北調集·答楊村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一種是革命的驍將,殺土豪,倒劣紳,激烈得很,一有蹉跌,便稱為‘棄邪歸正’,罵‘土匪’,殺同人,也激烈得很。”

阅读:1531

●棄邪從正(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