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闉

闉字的筆畫:17畫;

yīn

〡ㄣ

〔《廣韻》於真切,平真,影。〕

1.古代城門外的甕城。

《漢書·揚雄傳上》:“欃槍為闉,明月為候。”

南朝宋顏延之《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經塗延舊軌,登闉訪川陸。”

2.指甕城的城門。

唐劉言史《北原情》詩之一:“錯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

清魏源《聖武記》卷十四:“或作絞車,鉤索四輪,俟進舉竿,一挽入闉,則制木驢之法也。”參見“闉闍”。

3.城曲,城隅。

南朝宋鮑照《行藥至城東橋》詩:“嚴車臨迥陌,延瞰歷城闉。”

錢振倫註引《詩》毛傳:“闉,城曲也。”

唐韓愈《送惠師》詩:“自來連州寺,曾未造城闉。”

清勞伯言《感憤》詩:“忽驚砲石動城闉,兒戲幹戈不復陳。”

4.塞,墊。

《周禮·地官·掌蜃》:“掌斂互物蜃物,以共闉壙之蜃。”

鄭玄註:“闉,猶塞也。將井槨,先塞下以蜃禦濕也。”

《淮南子·兵略訓》:“獵者逐禽,車馳人趍,各盡其力,無刑罰之威,而相為斥闉要遮者,同所利也。”

高誘註:“闉,塞也。”

5.屈曲。參見“闉扼”、“闉跂”。

6.通“堙”。土山,用於攻守或瞭望。

《孫子·謀攻》:“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闉,又三月而後已。”

杜佑註:“距闉者,踴土積高而前,以附於城也。積土為山曰堙。”

《尉繚子·戰威》:“破軍殺將,乘闉發機,潰眾奪地,成功乃返,此力勝也。”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江夏王道宗築距闉攻東南,虜增陴以守。”

7.見“闉支”。

阅读:1399

●闉(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