祓除
1.除災去邪之祭。
《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俗。”
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賈公彥疏:“一月有三巳,據上旬之巳而為祓除之事,見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後漢書·禮儀誌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
劉昭註:“《韓詩》曰:‘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祓除不祥。’”唐韓愈《論佛骨表》:“古之諸侯,行弔於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後過弔。”
魯迅《吶喊·阿Q正傳》:“趙府上請道士祓除縊鬼,費用由阿Q負擔。”
2.清除;消除。
李大釗《戰爭與人口問題》:“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3.使純潔。
《國語·周語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韋昭註:“祓,猶拂也。”
《國語·周語上》:“祓除其心,精也。”
韋昭註:“精,潔也。”
阅读:1492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