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飛狗跳
【成語】:雞飛狗跳
【拼音】:jī fēi gǒu tiào
【解釋】: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出處】:茅盾《鍛煉》:“然而陳克明卻在這裏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示例】:我們人多,很快就把他們趕得~的。
【近義詞】:雞飛狗叫
【反義詞】:雞犬不驚
【歇後語】:鬼子兵進院
【語法】:作定語、狀語;指驚亂
【英文】:general turmoil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國政局動蕩,權利由季氏、孟氏及叔孫氏三家輪流執掌,魯君隻是一個傀儡。後來季平子勢力大增,敢於與魯昭公對抗,在一次鬥雞會上,他讓狗咬了昭公的雞。魯昭公忍無可忍,為這雞飛狗跳之事出兵攻打季平子,結果大敗,流亡齊國
(雞飛狗跳,雞飛狗跳)
同“雞飛狗走”。
茅盾《鍛煉》二五:“然而陳克明卻在這裏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我們人多,不到三個時辰,就把他們趕得雞飛狗跳的!”
阅读:158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