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
亦作“瞻卬”。
1.仰望。
《詩·大雅·雲漢》:“瞻卬昊天,雲如何裏。”
陸德明釋文:“卬音仰,本亦作仰。”
《韓詩外傳》卷三:“夫山者,萬民之所瞻仰也。”
《後漢書·安帝紀》:“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
郭沫若《文化上的友誼競賽》:“這個全人類所瞻仰著的新月亮,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環繞著地球,不斷發出訊號。”
2.謂敬視。
冰心《南歸》:“此外,每天早晨合家都到殯儀館,圍立在棺外,隔著玻璃蓋子,瞻仰母親如睡的慈顏。”
3.仰慕;敬仰。
《漢書·師丹傳》:“京師識者鹹以為宜復丹邑爵,使奉朝請,四方所瞻卬也。”
顏師古註:“卬,讀曰仰。”
《北史·齊紀中·孝昭帝》:“右丞相、長廣王湛,研機測化,體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內瞻仰。”
唐王維《謁璇上人》詩:“夙從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4.視;觀覽。
漢蔡邕《釋誨》:“狂淫振蕩,乃亂其情;貪夫徇財,誇者死權;瞻仰此事,體躁心煩。”
阅读:177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