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承

ok8.org > 詞典 > 趨承

(趨承,趨承)

亦作“趍承”。

1.指就教,接受教益。

宋王安石《謝林中舍啟》:“顧惟幸會之多,曾是趍承之晚。”

宋曾鞏《與劉沆龍圖啟》:“未蔔趨承,更增慕戀。”

清趙翼《謁補山制府奉呈》詩:“趨承能不心傾盡,半為勳高半誼敦。”

2.侍奉;侍候。

明張居正《元日望闕》詩:“北闕朝元憶往年,趨承長在日華邊。”

《醒世恒言·徐老僕義憤成家》:“初日還強勉趨承,以後打熬不過,半眠半起。”

《清史稿·世祖紀二》:“隆恩罔極,高厚莫酬,朝夕趨承,冀盡孝養。”

3.趨附奉承。

宋周煇《清波別誌》卷上:“迨至政宣間,一時權倖皆自此進,氣燄赫然,都總管反趨承之不暇。”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同父揮金如土,毫無吝澀。妓家見他如此,百倍趨承。”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二回:“你想,督辦要娶姨太太,那一個不趨承巴結?”

4.引申為迎合。

李大釗《真理之權威》:“吾為愛真理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趨承此社會。”

阅读:1206

●趨承(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