綆短汲深
【成語】:綆短汲深
【拼音】:gěng duǎn jí shēn
【解釋】: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裏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裏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
【出處】:《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示例】:誠智小謀大,~。 ★唐·蕭穎士《贈韋斯業書》
【近義詞】:短綆汲深、綆短絕泉
【反義詞】:遊刃有余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力小任重的謙辭
【英文】:My ability is unequal to the given task,for you cannot use a short rope to draw water from a deep weel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顏淵從魯國到齊國去,準備與齊國的國君談治理國家的大道理。孔子不放心,子貢問何故,孔子說:“我想起管子的一句話‘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對待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顏淵難以做到。”
《莊子·至樂》:“昔者管子有言……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後多以“綆短汲深”為力小任重、不能勝任的謙詞。
唐顏真卿《<幹祿字書>序》:“綆短汲深,誠未達於涯涘;歧路多惑,庶有歸於適從。”
清納蘭性德《與韓元少書》:“才單力弱,綆短汲深。”亦省作“綆短”。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通變》:“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塗,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才疏耳。”
阅读:1494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