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頭上動土
【拼音】: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解釋】:舊時迷信,認為太歲每年所在方位為兇方,這一年如在這一方位動土建築,便要發生禍事。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出處】:漢·王充《論衡·難歲篇》:“移徒法日:‘徒抵太歲兇,伏太歲亦兇’。”
【示例】:駙馬現掌兵權,殺人如同兒戲,庶民無不危懼,誰敢在~。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四回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分句;用於疑問句
【英文】:provoke somebody far superior in power or strength
舊時迷信謂在太歲出現的方向動土興建,會招來災禍。因以“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兇惡強暴的人,將會招致禍殃。
元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摺:“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水滸傳》第二回:“你也須有耳朵,好大膽!直來太歲頭上動土!”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官人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我媳婦不是好惹的!”老舍《駱駝祥子》十四:“你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是幹什麽的,你也不打聽打聽!”參見“太歲”。
阅读:1585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