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8.org > 漢字/字典 > 抑

抑字的筆畫:7畫;

〡ˋ

〔《廣韻》於力切,入職,影。〕

“噫”的被通假字。

1.向下壓。

《老子》:“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淮南子·齊俗訓》:“若璽之抑埴,正與之正,傾與之傾。”

宋沈括《岸老堂記》:“野不加抑而下,視不加明而遠者,封高以為之構也。”

2.抑制;阻止。

《戰國策·秦策一》:“約縱散橫,以抑強秦。”

《史記·魏公子列傳》:“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並求入奉靈櫬,藩司抑而未許。”

《明史·尹昌隆等傳贊》:“忠臣之誌抑而不伸,亦可悲夫。”

3.強迫。

唐韓愈《上張僕射書》:“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發狂疾。”

《元史·趙世延傳》:“蒙古軍士科差繁重,而軍士就戍往來者多害人,且軍官或抑良為奴。”

4.貶斥。

《墨子·尚賢中》:“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賈誼抑而鄒枚沈,亦可知已。”

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秪得移荊蠻。”

5.冤屈,冤枉。

《國語·晉語九》:“邢侯與雍子爭田,雍子納其女於叔魚以求直。及斷獄之日,叔魚抑邢侯。”

韋昭註:“抑,枉也。”

6.俯。參見“抑首”。

7.低沈。

漢蔡邕《琴賦》:“於是繁弦既抑,雅韻復揚。”

唐韓愈《宿龍宮灘》詩:“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

《遼史·樂誌》:“天音揚,地音抑。”

8.沒,死亡。

《淮南子·本經訓》:“則兵革興而分爭生,民之滅抑夭隱,虐殺不辜,而刑誅無罪,於是生矣。”

高誘註:“抑,沒也。言民有滅沒夭折之痛。”

9.違拗。

《水滸傳》第六二回:“盧俊義抑眾人不過,隻得又住了幾日。”

10.似;如。

《國語·魯語下》:“楚公子甚美,不大夫矣,抑君也。”

韋昭註:“似君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作“令尹似君矣”。

孔穎達疏:“言令尹威儀已是國君之容矣。”

漢賈誼《新書·匈奴》:“故牽其耳,牽其目,牽其口,牽其腹,四者已牽,又引其心,安得不來!下胡抑抎也。”

盧文弨註:“抎,隕也。言降下胡人,如隕墜之易。”

11.猶按。謂加按語。表示意見。

《世說新語·品藻》“仲舉遂在三君之下,元禮居八俊之上”劉孝標註引三國吳姚信《士緯》:“陳仲舉體氣高烈,有王臣之節;李元禮忠壯正直,有社稷之能。海內論之未決,蔡伯喈抑一言以變之,疑論乃定也。”

12.副詞。難道,豈。表示反詰。

《孟子·梁惠王上》:“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13.副詞。猶又。表示重複,連續。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審勢》:“臣抑聞古之善覘人國者,如良醫之切脈,知其受病之處而逆其必殞之期,初不易肥瘠而易其智。”

14.副詞。表示語氣。猶或許,或者。

《晉書·姚泓載記》:“物極必反,抑斯之謂歟?”

15.連詞。還是。表示選擇。

《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唐柳宗元《命官》:“官之命,宜以材耶?抑以姓乎?”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買書抑買茶葉,問題非小,一時殊難決定。”

16.連詞。如果。表示假設。

《左傳·昭公十三年》:“晉侯使叔向告劉獻公曰:‘抑齊人不盟,若之何?’”

17.連詞。但是,然而。表示轉折。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多則多矣,抑君似鼠。”

唐韓愈《送許郢州序》:“愈雖不敢私其大恩,抑不可不謂之知己。”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其所施設,雖未能盡當先王之意,抑其大略,可謂合矣。”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邱生》:“兒所以厚贈,雖聊酬一夕枕席之愛,抑有一事相囑托,幸垂庇也。”

18.連詞。即使。表示讓步。

《韓詩外傳》卷五:“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也,而是子獨好之,以民莫之為也,而是子獨為之也。抑為之者窮,而是子猶為之。”

19.連詞。於是,而且。表示承接。

《國語·魯語下》:“夫盟,信之要也。

晉為盟主,是主信也。若盟而棄魯侯,信抑闕矣。”

宋周密《齊東野語·南園香山》:“然其間率多浮誕之語,抑有乘時以醜名惡聲,以詆平日所不樂以甘心者。”

20.助詞,用於句首。

《詩·鄭風·大叔於田》:“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朱熹集傳:“抑、忌,皆語助詞。”

清戴震《與方希原書》:“抑言山也,言水也,時或不盡山之奧,水之奇。”

21.通“懿”。美。

《詩·齊風·猗嗟》:“抑若揚兮,美目揚兮。”

毛傳:“抑,美色。”

馬瑞辰通釋:“懿、抑古通用。”

阅读:2281

●抑(简体版)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