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
羹字的筆畫:19畫;
I
gēng
ㄍㄥ
〔《廣韻》古行切,平庚,見。〕
1.用肉類或菜蔬等製成的帶濃汁的食物。
《詩·商頌·烈祖》:“亦有和羹。”
孔穎達疏:“羹者,五味調和。”
《左傳·隱公元年》:“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孟子·盡心上》:“簞食豆羹見於色。”
唐杜甫《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詩之三:“羹煮秋蓴滑,盃凝露菊新。”
2.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濃汁或糊狀食品。如:魚羹;豆腐羹;水果羹。
3.煮羹。
《史記·貨殖列傳》:“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
II
láng
ㄌㄤˊ
〔《集韻》盧當切,平唐,來。〕
不羹,春秋楚地。有二:東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北,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縣東南。
《左傳·昭公十一年》:“楚子城陳、蔡、不羹。”
杜預註:“襄城縣東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
陸德明釋文:“羹,舊音郎。
《漢書·地理誌》作更字。”
阅读:1259
©2015-2020 ok8.org 文學庫